剧情介绍

拉里·弗林特出生于肯塔基州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没受过什么教育。20年前,他曾靠产销私酒谋生,后成为“好色客”夜总会的老板。一天,拉里邂近了舞女奥尔西娅,彼此情投意合,很快成了恋人。此时,颇具商业头脑的拉里正思索着如何拓展自己的事业,他瞄准了社会大众偏爱奇闻轶事的心理,认为从事出版有利可图,于是主办了色情杂志《好色客》。与当时流行的《花花公子》、《藏春阁》等色情刊物相比,《好色客》更为露骨。《好色客》专门刊登采访性感女星和花花公子。由于过分越轨,一般的小摊贩都不敢出售。结果首期发行的15万份,几乎全数被退回。正当拉里发愁之际,一个驻守边远岛屿的大兵打电话告诉拉里,《好色客》上某个裸女曾是艾森豪威尔的夫人。这一惊人的消息散布出去后,杂志销量顿时直线上升,最高时达到200万份。《好色客》一跃成为全美闻名的通俗读物,拉里也成为美国出版界的新贵。低成本的投入换来了如此巨额的回报,拉里成了百万富翁。他买了大房子,过上了穷奢极侈的生活。事业上如日中天,个人生活也锦上添花,拉里迎娶了相爱多年的脱衣舞女奥尔西娅。然而,正当他沉浸在事业与家庭双重幸福中时,灾祸却不幸降临了。1972年,警方以涉嫌指使他人卖淫并参与有组织犯罪等罪名将拉里逮捕。辩护律师艾伦·艾萨克曼代表拉里出席法庭辩论。一审裁决时,拉里被判有罪,入狱25年。幸得多方援助,拉里的罪名才在5个月后得以洗刷。出狱后,拉里度十分消沉。这时候,卡特总统的妹妹鲁思·卡特以宗教信仰感化了他,他去教堂接受了宗教洗礼,成为了一名基督徒。


     拉里重获自由并不意味着《好色客》杂志就不再被人关注。试图在禁该刊、惩治拉里的民众大有人在。6年后,拉里因公开销售《好色客》而再度被捕。在乔治亚州立法院门外,拉里与律师艾伦被人开枪击伤,导致他腰部以下瘫痪,从此,拉里宣布放弃基督教信仰。拉里出院后,与奥尔西娅移居好莱坞贝佛利山庄。1978年到1983年间,他们对《好色客》杂志不闻不问,终日沉醉在毒品中,以此逃避现实。毒品短暂的麻醉作用固然有效,手术治疗仍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一次手术后,拉里决心戒毒,再度投入繁忙的工作。不久,法院的传票再次递到了拉里面前,这次的起诉原因是联邦调查局追查到一些罪证,一盘磁带暴露了拉里与一个毒品贩子的交易。在法庭上,拉里破口大骂检察官,为此,官方将拉里送进了精神病院。恰在此时,奥尔西娅发现自己已染上艾滋病,而且已是晚期。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原先想陷害拉里的税务人杰里·法威尔又指控拉里逃税4000万美元。拉里进行了反诉,这场官司于1984年初终审,但陪审团的裁决令拉里十分失望。正当拉里坚持不懈地继续抗争时,奥尔西娅撒手人寰。1987年,拉里将自己的案卷递交到高等法院,最终得到空前的支持。拉里获得了言论自由的权力。拉里坐在轮椅上缓级地驶出法庭,来到台阶上,向围观的人群挥手致意,脸上露出久已不见的笑容。记者问他,这一生是否有悔恨之事,拉里没有回答

评论:

  • 雀令枫 5小时前 :

    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整体给我的感觉有点华而不实。

  • 萧青曼 6小时前 :

    3.黑白压抑,我还以为用黑白是有什么深意,但是感觉导演就是为了用黑白而用黑白,就是喜欢黑白,可能

  • 滑若雁 2小时前 :

    摄影布景服装表演都相当精致的一部电影,在限定的一个狭小街区里,从小男孩的视角,表现了在爱尔兰那个宗教冲突严重的时代下,留下的、离开的、彷徨迷茫的贝尔法斯特居民们的生活状态。

  • 锦弘 5小时前 :

    pop说,“你是贝尔法斯特15区的巴迪,无论你去哪里变成什么样,这永远是事实。” 所以故乡是离开故乡以后的身份证,也是漂泊在外的一份安全感,像牵着风筝的线一样。好像很多导演最终会拍一下自己的故乡,让我想起贾科长说的回望故乡赋予我们获取看世界的最初的经验。

  • 琴迎南 3小时前 :

    2.5 宗教,故土,诙谐,哲理,爱与分离,以这种近PPT方式呈现,浪费情感,削弱共鸣。

  • 王紫安 2小时前 :

    爵爷只要在自导的电影中不出镜,电影的观感就能有所提升。况且这次他的技法相比之前的作品也更加娴熟,所以这部在许多人看来是“效仿之作”的电影中,我还是感受到了他本人内心中对于故乡和童年生活真诚的爱恋之情。以小孩的视角去展开叙事,无疑是最能把握住观众心理的,但布拉纳好像在执行层面出了点差错,因为他想通过宗教这一层面去展现出夹杂于其中的母爱,亲情和爱情,但“宗教”这个引子却又被提及的不明显,所以才导致于整部电影看下来就是个感情记事簿,没有啥可以值得单独拎出来的情感迸发点。所以尽管我对于本片的观感很喜欢,但还是认为它在某些地方理应值得做得更好。 小男主有时候给我的感觉也太像“乔乔”罗曼·格里芬·戴维斯了。

  • 羊悦欣 3小时前 :

    3.9 《罗马》的黑白好歹是精制品,以至于痛苦被掩盖了,这里的黑白就是仿制品,甚至带有化学毒性。至于悲痛?已经不需要颜色来插手了

  • 祁瀚臻 2小时前 :

    虽然都是很零碎的片段,拍得还是挺可爱的。很有French Cinema的气质,比如类似于Cléo的色彩运用,比如对日常生活的侧重,比如使人想起Les 400 coups的主角;但缺少的是对“all the ones who were lost”的表达

  • 莲琛 0小时前 :

    ①估计大多数国人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包括奥斯卡在内的一堆电影节提名荣誉在身,没错我也在此列,但半个多世纪前北爱尔兰一条街道上某家庭的经历和少年成长故事,似乎与中国观众距离远了一些,无论是地理距离文化距离,还是情感共鸣方面的心理距离,加之全片的故事性并不强,所以前后24小时我才磨磨唧唧断断续续看完;②我对黑白片向来不太感冒,总觉得导演无非是想增加年代感(包括前阵子看的《兹山鱼谱》),但代价是失去了很多可以倚赖颜色传递的信息和意象,且平添了一份矫情和人为的匠气。电影毕竟不是平面摄影,一张黑白照片的所有信息可以在一瞬间通过注视抵达观者内心,电影表现手段是极为复杂和丰富的,放弃色彩,相当于放弃了无数种可能性。

  • 梦诗 1小时前 :

    有很多不足 但导演对于故乡、童年、亲情的回溯都那么纯真和美好,满满的爱。

  • 桂靖儿 7小时前 :

    許多意圖不明的舞台調度,攝影也要卯足勁,在空間裡找尋看似刁鑽的鏡位,都在試圖營造某種學院派喜歡的嚴謹。打工人非得充藝術家,還搞金曲串燒,太僵硬了。

  • 范合美 4小时前 :

    电影最后直接道破天机,故乡的童年回忆难道不就是关于离开的人留着的人和迷失的人吗?确实和罗马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基调显然没有那么克制,最为动人的几个镜头是一家人总是坐在一起看电影。所以我觉得无关技巧,导演只是想尽情地勾勒那段Your whole family haves you的回忆罢了。另外,片头的几场调度很迷人。

  • 陶祺然 9小时前 :

    不及《八月》也不像《罗马》,反正哪一部都比它好看,属实是拍了个寂寞。

  • 温玉英 3小时前 :

    2022年的二月末又看了一遍,竟然不知道曾经看过,然而这次感悟颇深,给4颗星🌟🌟🌟🌟

  • 瑶美 3小时前 :

    这是试图用《罗马》的方式来拍《乔乔兔》吗?但是思想深度以及感染力不及前者,孩童视角的天真刻画得也不如后者。整部片子很矛盾,在孩童的天真与幼时的伤痛两个区域反复横跳,导致不知道其究竟想要表达何物。

  • 起骏 9小时前 :

    非常独特的视角。大时代下个人细微的感情和牵挂,反倒深深的打动我

  • 璐寒 7小时前 :

    在那个年代,爱尔兰岛因为政治和宗教而引起了诸多社会问题。而导演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这段苦难经历,这段经历给在这里生活过的每一个人——无论是留下的人、离去的人还是失落的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回忆。这是专属于导演的回忆,它让我们在历史的阴霾中依旧还能感受到导演记忆中留存的那些幽默和快乐的童年时光。

  • 马芷文 2小时前 :

    可能是有点想拍一部像罗马一样的电影,不过感觉还是差了一些。不过对童年和家人的描绘很是不错,在混乱的时期,家人就是最好的支柱。另,配乐很不错,尤其还听到了Declan唱过的几首民谣

  • 端木奇玮 5小时前 :

    3.5星。很《罗马》,但绝对逊于《罗马》。小孩很可爱,以至于整部影片都随着小孩的视角可爱起来了。

  • 韦和豫 7小时前 :

    黑白质感很棒,很多帧拿出来都是优秀人像照,但除此以外没看出一家人到底在struggle什么。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