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吾倚云 9小时前 :

    相比1947版,我更喜欢这个结局。斯坦像是被命运安排好的人,发现怪物,成为怪物,贪婪虚假迈向黑暗深渊,而不是被救赎。

  • 卫国龙 3小时前 :

    和玉面情魔中的男主人公一样,他酗酒不忠暴力。痴迷于塔罗牌和胡迪尼的魔术。

  • 文鸿 5小时前 :

    过于冗长,以至于前后失衡,使得后半部分人物的小丑式表演匆匆上演,但精准的镜头依然彰显了制作水准之高

  • 商巧风 6小时前 :

    剧情薄弱但不妨碍我爱看🤩 要是多点日常互动和搞笑情节就好了呜呜我真的很愿意看‼️欢乐气息像前十分钟那样再多点就好了 结尾这样下一步气氛肯定更伤😿 最后凛遥真的给我致命冲击🥀 凛真的长大了 大家都成长了很多 看来凛真的staff们的亲儿子 staff们还是想主推凛遥的

  • 哈若蕊 1小时前 :

    明明是同一个角度,但从不同的语境捕捉,他说来竟显得如此精彩而令人心怀希望,笑。那就期待虽然一直反复但总会天明吧

  • 卫博豪 0小时前 :

    马戏团美术有意思,冲进螺旋回廊,在神鬼众目睽睽下抓住自己的命运,看见自己的未来,但除此之外就像是熟女控在对熟女们如数家珍:“Rooney Mara不行啦,大魔王才是王道!” 某种意义上男主角就真的挺像以前认识的某个熟人。用心理分析去想这个故事,也像是受惠于母亲却又被母亲抛弃的当代母系女权故事,就是毫无魅力的库柏让我不能再想太多。顺便旧作居然没有靠谱的中译本捏,本来还想对比着看看新旧变化的,sad。3.5归3。

  • 傅易梦 2小时前 :

    看文案都说大魔王和小白兔,我还以为是海因斯的新片呢,看啊看啊觉得不对劲,一瞄,果然~~~事实证明我就是和陀螺不对付,没有任何先入为主都对不上号,这骗子和心理医生的对决应该很精彩,可陀螺这黏黏糊糊劲把什么都黏糊没了,加上这三个知名演员真的完全不在一个空间,各说各话,不好看。

  • 倪友菱 0小时前 :

    只能说京都不愧是你,让我每句台词都想吐槽,每个cp都想炖

  • 云呈 1小时前 :

    她和她只说了一句话。。。陀螺你是坏人

  • 怡玲 9小时前 :

    3.5.不是粉丝,直奔剧场版,不得不说京阿尼做美型男子真的太上手了,游泳动作戏捕捉特别流畅优美!!!!小擦边球打的也很适当。只是日本人什么时候可以放弃这个上下部的新玩法,搞的上部永远像个加长版预告,节奏真的很不好把控啊

  • 心采 8小时前 :

    感觉翻拍得还行;可以理解为什么第一幕在马戏团的场景足足放了1个小时 也许是想要产生马戏团微观社会与美国社会的互文关系;收尾之处选择确实要比老版本好点

  • 彩彩 2小时前 :

    /这位导演的镜头场景太美了

  • 彩祥 0小时前 :

    16.12.2021 | @ Regal Majestic | 这里的Blanchett美炸了。如果说电影是千禧年前后的经典之作也一点不违和,今天看来却有一点老套(大概是翻拍和neo-noir综合起来的结果)。镜头、表演、嘉年华的场景设置都太好了。喜欢这个结尾。

  • 卫志红 3小时前 :

    停在了揪心的地方TT想看下部呀,走向世界很明显更“残酷”了,我好在意哈鲁那句二十岁就是普通人😭另,cp定的好分明

  • 宿凝蝶 3小时前 :

    一种“高考作文叫你写800字你非要写1600字”的观感

  • 扈飞丹 2小时前 :

    至于故事本身,只有一点,永远别相信男人的鬼话…

  • 农丹丹 4小时前 :

    3、世界就像一个马戏团,而人生如戏。

  • 库秀丽 4小时前 :

    感觉已经看蒂姆波顿拍了很多嘉年华游乐园,猎奇的感觉没了,漂亮朋友神棍版,只不过有些隐喻有点意思,二战背景下一个被战争拒绝的,被母亲、女人宠爱的无法长大的男人,依赖女人、弑杀父权,他就是被福尔马林浸泡的那个怪胎婴儿,生为怪人。

  • 巧一禾 6小时前 :

    干瘪而造作,骨架和原版一样硬是掺水多了40分钟时长。被夸赞的结局看似比原版黑暗,但你们觉得原版自己没意识到吗…最后原版多了几分钟的温和结局只不过是碍于当时的审查压力而已。硬件不差所以还是能保住合格分。 60

  • 卫辉 1小时前 :

    6.8/10 关于狂欢节,关于马戏团,关于那些惊奇诡异的体验,也正是关于电影曾最本质的视觉吸引力:无数奇观的反复交叠。但无论是叙事节奏,还是与大时代背景的结合(二战宛如不存在的底噪,毫无与剧情的实质互动),还是转场(黑屏的淡入淡出时常显得突兀),或是男主的创伤背景(拖沓到结尾的潦草插叙),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硬伤,以至于无数Film Noir的技艺和奇观的堆积都未能够转化成统一的氛围,也就在情感上泄了几分气力。前半段在过量向观众展示那些古早的“科学的”戏法之后,突如其来的“两年后”的转换让后部分在视听上都稍显疲软,一时无法适应。许多可被进一步刻画的恋物般的物件都沦为简单地服务于结构的工具,并未能蕴含属于自己的符号意义,最后也只能是走马观花。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